2013年08月28日17:38

如何弥合人们对G20的认知鸿沟?

正文
更多观点的文章 »
李保东

十国集团(Group of 20, 简称G20)领导人下月初将在俄罗斯 彼得堡举行第八次峰会,他们将在此次会议上评估全球经济状况并做出政策承诺。今年也是G20峰会自首次在华盛顿举行以来的第五个年头。迄今为止,G20带来了哪些改变?未来能否取得任何成果?还是说,G20峰会只是一场让领导人光说不练的年度外交秀?

或许我们可以从过去寻找答案。五年前,全球化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各国的经济决策过程从很大程度上都是一项国家事务。但如今一种被称为“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的机制已经确立,在这个框架下,G20的各成员国都必须提交宏观经济政策模板用于相互评估过程。主要经济体之间在宏观政策上的协调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

五年前,国际金融架构是基于上世纪40年代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如今,这一架构已经经过了修改和整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中的影响力和代表性分配也更加公平,反映出世界经济持续的结构性变化。与此同时,G20筹集了逾9,300亿美元的新资金,用更多的弹药武装了IMF,以保卫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

五年前,金融业处于危机之中,这个烂摊子里包括“太大不能倒”的银行、不够可信的信用评级机构、以及衍生品和影子银行隐现的风险。但之后,有关部门给世界经济织造了一个更紧的金融安全网。《巴塞尔协议III》(Basel III)设定的更高的流动性比率标准被大部分主要经济体所采用。全球30家对整个系统最重要的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受到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有关部门采取了诸多措施来减少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过度依赖。

这些变化至关重要,如果没有G20成员国的协同努力,可能无法实现这些改变。然而,公众似乎认为,G20不但低效,而且官僚作风严重,G20会议起不到什么作用。

这种看法上的差距原因何在?有几种可能的解释。第一,可能只是因为全球经济仍未远离衰退,增长疲弱,失业率高企,如果说没有G20的合作情况可能会更糟,这样的解释并不令人信服。

第二,全球经济治理需要进一步改善。2008年至2009年的成功危机响应是受到了G20成员国同时实施刺激计划的推动,但随着危机后的协调需要触及各国内部更多结构性的问题,协调变得更加困难。

第三,G20本身远非完美无瑕。成员国一再誓言将抵制保护主义措施,但据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的数据,从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G20成员国采取了182项新的保护主义措施,影响了全球贸易额的0.9%。另外一个令人难堪的问题是:成员国仍迟迟不实施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将增加各国向IMF的供款配额,并使其治理可以受到欧洲以外国家的更多影响。

话虽如此,过去五年G20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随着9月5日至6日 彼得堡峰会的召开,G20将有一个崭新的机会向全世界展示其价值,或许还可以改变公众对它的看法。峰会的主题“增长与就业”(Growth and Employment)是一个能够将各成员国团结起来的主题。我认为,有四个领域需要特别关注:

更好地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只有G20的每一个成员国都既考虑国家利益又考虑共同利益,才能避免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带来的负面溢出效应。全球再平衡需要一种同样负责任的做法:各国应该寻求进行结构性经济改革来实现繁荣,而不是试图通过操纵需求这一不可能的任务来实现增长。

立即对IMF实施改革。尚未认可这一做法的G20成员国必须尽快认可。这不仅会帮助打造一个更有效的国际金融架构,还会增强IMF的信誉。

坚决致力于自由开放的全球贸易。如果各成员国全面支持反保护主义的措施,G20的形象可能得到极大改善。与此同时,在12月印尼巴厘召开的MC9部长级会议上,应该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供更多的援助,以便早早收获贸易支持措施的好处。

加大力度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来源。疲弱的增长是对G20有效性的最强有力的驳斥。在 彼得堡,领导人们将讨论推进长期融资的方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融资。这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的一步。

过去五年G20取得的成果在一些地区可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未来几年不一定如此。9月份的峰会将给G20带来新的机会,显示其能够帮助世界经济变得更加稳固,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的增长。

(编者按:李保东曾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是外交部主管国际组织和会议、国际经济及军控事务的副部长。)

(更新完成)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 投稿
  • 打印
  • 转发
发表评论更多的文章 »
订阅电子邮件
点击下面的邮件名称可以预览样本。注册
每日邮件:
早间快报
午间快报
每周邮件:
股市时评
宏观经济
马上订阅
热门文章排行
一天 一周
本文涉及股票或公司

华尔街日报更多服务
RSS
返回页首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道琼斯公司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2013 Dow Jones & Company, Inc. All Rights Reserved